好書推薦-科學人 7月號/2011 第113期

網友評鑑4.5顆星,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博客來電腦科學-自然科學分類限量出清


購買[科學人 7月號/2011 第113期]絕對物超所值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活生生的量子世界

量子力學不只與微小的粒子有關,還適用於大大小小的東西:鳥類、植物,甚至人類。
撰文?費德拉(Vlatko Vedral) 翻譯?張明哲

◎量子力學通常被認為是描述微觀之物(分子、原子、次原子粒子)的理論。
◎不過,幾乎所有的物理學家都認為它適用於各種大小的東西。它的特徵無法彰顯,不只是因為物體的大小。
◎過去幾年來,實驗學者從越來越多的巨觀系統看到量子效應。
◎纏結這種典型的量子效應可以發生於大的、常溫的系統裡,包含生物體在內,即便分子的振動可能會破壞其纏結。

根據標準的物理教科書,量子力學是微觀世界的理論,用來描述粒子、原子和分子;而描述巨觀尺度的梨子、人和植物時,就得改用一般的古典物理。分子與梨子間有個邊界,在那兒量子力學的奇特行為消失,出現我們熟悉的古典物理行為。量子力學只適用於微小世界的這種印象,普遍存在於人們的科學知識裡。例如,在暢銷名著《優雅的宇宙》的第一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學家格林恩(Brian Greene)提到,量子力學「提供一個理論架構,讓我們理解最小尺度下的宇宙。」古典物理(涵蓋量子以外的所有理論,包括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負責最大尺度的世界。

然而,對世界做這種方便的切割,其實是種迷思。很少現代物理學家會認為古典物理和量子力學具有同等的地位,古典物理應該僅是具有量子本質的世界(不論大小)的一種有用的近似。雖然在巨觀世界可能比較難看到量子效應,但原因基本上跟大小無關,而是跟量子系統彼此作用的方式有關。一直到10幾年前,實驗學者仍未證實量子行為可以出現在大尺度系統,如今這已是家常便飯。這些效應比任何人所想的都還要普遍,甚至可能出現在我們身體的細胞裡。

即使是我們這些靠研究這類效應吃飯的人,也還沒完全理解它所教給我們的、關於自然運作的方式。量子行為難以視覺化,也不容易以常識理解。它迫使我們重新思考觀看這宇宙的方式,並接受一個新穎又陌生的世界圖像。

纏結難解的故事
對量子物理學家而言,古典物理是全彩世界的一個黑白影像,無法完整呈現這個豐富的世界。在舊教科書的觀點裡,當尺度一變大,色調就不再豐富。個別粒子具量子性質,一堆粒子則變為古典。然而,關於尺寸並非決定性因素的第一個線索,可以追溯到物理學最有名的思想實驗之一:薛丁格的貓。

1935年,薛丁格想出這個病態的情節來說明微觀與巨觀世界是連在一起的,我們無法畫出界線。量子力學說,放射性原子可以同時處於衰變及未衰變的狀態;若將原子與一瓶可以殺死貓的毒藥連上關係,使得原子衰變會導致貓死亡,則貓會如同原子般處於模稜兩可的量子態。怪異性質由一個感染到另一個,大小在此不重要,問題是為何貓的主人都只會看到他們的寵物非死即活?

以現代的觀點,世界看起來像古典的,是因為物體與環境間複雜的交互作用將量子效應掩藏了起來。例如,貓的生死資訊透過光子和熱交換,迅速滲漏到環境裡。量子現象會牽涉到不同古典狀態的組合(例如同時死與活),而這種組合很快會散逸掉。這種資訊的滲漏是「去同調」過程的基礎。

大的東西比小的容易去同調,這就是為什麼物理學家通常可以只把量子力學當成微觀世界的理論。但在許多例子裡,這種資訊滲漏可被減緩或停止,如此一來,量子世界就會全然顯露。纏結(entanglement)是典型的量子現象,這是薛丁格1935年在那篇將他的貓介紹給全世界的論文裡發明的名詞。纏結將幾個獨立粒子綁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一個古典系統總是可以分割的,至少原則上是如此;由個別組件集合而得的性質,在個別組件裡也會有。但是纏結的系統無法如此分割,並且會導致奇怪的結果:纏結的粒子即使互相遠離,仍會表現為單一整體,這就是愛因斯坦所稱、著名的「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1年第113期7月號】

...繼續閱讀

定價:220 優惠價:95209
科學人 7月號/2011 第113期

本類書籍銷售 Top 5
  • 星秀偶像 火星潮 謝博安-小天王全紀錄
  • 小日子享生活誌 7月號/2013 第15期
  • Bark音痴路 7月號/2013 第1期
  • FG美妝 7月號/2013 第28期
  • Shopping Design 7月號/2013 第56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dicine20 的頭像
      medicine20

      中文雜誌館的部落格

      medicine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