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旅讀中國 4月號/2013 第14期讓你讀了還想再讀
網友評鑑5顆星,透過網友的介紹 終於讓我找到這個產品了博客來旅遊情報-國外旅遊分類網友推薦
你想了解更多有關[Or旅讀中國 4月號/2013 第14期]的相關資料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金陵遊園,民國尋夢
尋味南京老靈魂
NANJING NOSTALGIA
懷舊是南京的主旋律。
它是歌舞昇平、求短暫安身之地;卻也是經歷戰亂的悲情廢都。歷史上有無數的詩人寫過南京,寫到南京,必定懷舊,因為太多的歷史藏在記憶的潮水裡。
每個到了南京的人都不免患上這種時髦的懷舊病,跟著它緩慢的老靈魂,在城市層層疊疊的縫隙中推敲、想像過往的絕代風華。
尋夢│紙醉金迷民國夢
「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牡丹亭》第十二齣.尋夢
1927年,北伐勝利在望,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開啟南京的「黃金十年」,短短十年留給了南京至今近百年的絕代風華。白先勇筆下的錢夫人,秦淮河畔得月臺的藍田玉,當初在南京勵志社大會票的一場「遊園驚夢」是大家口中的傳奇;太平南路上的綠柳居,是注重儀表與美容的宋氏姊妹經常光顧的素菜館子,黨政要人皆為座上佳賓;頤和路、梅園新村裡如時光靜止般沉著低調的花園洋房,見證曾經冠蓋雲集的國之首都。
我們從《台北人》裡的官太太們看到民國人物的風流,從民國菜中品嚐華貴高雅的淮揚風情,在南京路上的老民國建築中體會歲月滄桑。紙醉金迷的民國夢、舊日王謝堂前的燕子,在超過半個世紀後,仍是南京懷舊的主旋律。
遊園│漫步金粉古城
「原來?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牡丹亭》第十齣.驚夢
去夫子廟找尋六朝的風華春光,在玄武湖上泛舟載動許多愁;到瞻園看江南園林的精巧氣韻,登上長江大橋惟見長江天際流。南京逝去的金粉時光,都藏在城市裡層層疊疊的縫隙中。拾畫│古都的文化座標
「驚春誰似我?客途中不問其他。風吹綻蒲桃褐,與淋殷杏子羅。」──《牡丹亭》第二十四齣.拾畫
古城溫雅的性格培養了南京人愛智好讀的性格,南京也是中國民營書店最興盛的城市;豐富的文化不只體現在市民愛逛書店之上,古城更是許多文學作品書寫的對象、影像創作鏡頭下的故事。書本、戲曲、影像……就算不到南京,南京仍藉著各式各樣藝術創作形式展現它的風貌。
其他精彩要目
【專題報導】國家記憶─在異國尋找歷史的背影
65年了,每一年諾曼第海岸吹響軍號,當年為自由而戰的軍人得到全世界致敬的時候,我們的怒江邊寧靜如常,只有水牛在巨大彈坑形成的塘子裡打滾。
幸好,二戰期間中緬印那偉大戰場上的影像被美國國家檔案館完整保存下來了。雖然沒有保存在最該保存它的土地上,雖然絕大部份照片自1946年歸入檔案後再也沒有人打開過它,但是,畢竟他們在呢。他們在呢,隔著超過一個甲子的悠長時空,在地球的另一側,我得以與他們對視。
【專題報導】流浪者之歌:泰緬孤軍悲涼調
4月1日,是陳茂修將軍逝世一週年的忌日,2012年的這天,這位「泰北反共第一人」到了天堂,與雲南家鄉父老及昔日同袍團聚。一句「精幹全留」,使得泰北孤軍當中的精幹部隊被留在了中南半島,兩度撤軍,都沒有辦法回到故鄉。同時為了向聯合國交代,中華民國表示留下的孤軍是不聽號令的叛軍,表面上切斷兩者關係,讓他們再也得不到來自國家的實質援助……。歷經重重苦難,而兩岸關係和緩的今日,這群泰北孤軍與後代,又要如何面對歷史的捉弄?
【中國生活快易通】求婚大作戰
兒女的婚事,父母的心事,這樣的壓力相信台海兩地皆然。只是在中國大陸,父母的心事,卻往往回過頭來,成為促使兒女婚事的關鍵。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儘管兩岸人民的擇偶條件大同小異,不外乎經濟獨立、性格寬厚、價值相近,在結婚意願上卻有一定的落差。在大陸,將近半數的單身族群認為「當然會,人總是要結婚的」,在台灣,比例卻只有不到1/4。相反地,當問到「一個人的生活也很好」的時候,超過一成的台灣人表示認同,樂意接受不婚的大陸民眾卻只有2%!
【筷譯中國】黃學正專欄:最幸福的家鄉味─閩菜
從孩提開始福州菜一直是我記憶中最幸福的菜色,鹹、硬、軟、韌、甜、香、汁相俱的光餅夾紅糟肉;蒜香甜酸汁稠、半浸油條老脆、快爆腰花彈脆、展尖脆韌的海蜇爆雙脆;白乒乓球三五顆、脆綠細芹八九截、半亮白麻油一兩抹、灰白胡椒浮半面的福州魚丸湯……我的天呀,這是一篇最難熬的文章,因為太熟悉、有太多的菜一股腦湧在心口想要吃,更要寫得詳細與看官們分享,才發現美食原來是一種生命的經驗,而不是那喉頭一兩寸的暇事而已。
【瞅中國】李政亮專欄:中國式離婚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隨著政策和環境的快速變遷,婚姻逐漸變化為某種形式的契約,
既知無力對抗政策,解除婚約成了小老白姓解決生活困境的對策之一。
【傳媒線上】譚澤薇專欄:因理解而看見
梵谷對他弟弟說 :「沒有什麼是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藝術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這是前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評論部副主任──陳虻對媒體報導的堅持。也影響了著名的新聞人柴靜,更映照出台灣的新聞媒體多半已離初衷甚遠。
【鏡頭裡的故事】蔡博藝:微雪江南
看來台灣唸書的蔡博藝,如何捕捉自己家鄉的雪中美景!
走到家時,我已經落滿了雪,新鮮得像是剛從冰箱裡端出來一樣。抖抖再跳跳,像只兔子一樣弄乾淨毛上的雪。敲敲門,門後是溫暖的燈光,還有正在燒飯的媽媽。
微雪,江南,人家。媽,下了一天的雪,現在我回來了。可是媽媽並沒有聽到我的話,她在忙著為我張羅這個雪天裡最溫暖的家。
認識中國小學堂 全部開張!
旅講堂+讀講堂+食講堂=體驗中國100%樂趣!
★旅講堂
4/23-26青藏鐵路│花滿北疆│志工旅行│青海探秘 好玩講座!
預約報名:http://goo.gl/ZnMpW
★讀講堂
4/6「我的中國課」講座╳李政亮
預約報名:http://goo.gl/OktqH
5/25「管窺中國獨立搖滾與新民謠」講座╳馬世芳
預約報名:http://goo.gl/mMuTW
★食講堂
4/21福州新利餐廳 品讀福州功夫菜
預約報名:http://goo.gl/lk5ME
定價:129元 優惠價:95折123元
本類書籍銷售 Top 5
留言列表